淮北花鼓戏据传溯源于明初。又有记载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淮北花鼓戏是在淮北地区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剧种,它因发源于淮北地区,表演时男角上场背花鼓,乐队伴奏时也以“花鼓”为主乐,因此叫淮北花鼓戏。该剧种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淮北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专家评审初审入选项目名单

民间文学 

01 高山流水的故事

02 张果老传说

03 临涣城夜转亳州

民间音乐

04 唢呐古曲 《八句娃娃》《抱妆台》

05 唢呐古曲 《柳瑶吟》

民俗

06 临涣茶馆

曲艺

07 淮北大鼓

戏曲

08 淮北花鼓戏

传统手工艺

09 石雕艺术

10 泥塑

11 口子酒

12 临涣包瓜加工技艺

淮北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民间手工技艺

01 丁庄村竹编

02 抱元洞端午茶

03 虎头鞋虎头帽

04 面灯制作技艺

05 手指画

06 二郎庙粉皮制作技艺

07 穆浅子柳编制作技艺

08 殷派面塑制作技艺

09 意境绘画剪纸制作技艺

10 百善硬面大卷制作技艺

11 南坪杠子馍

12 葛聋子膏药

13 花轿制作

14 商派面塑

民俗

15 剪鸭尾

16 留满发

曲艺

17 皖北南派临涣唢呐

18 坠子戏

19 夏派唢呐

20 淮北琴书

戏曲

21 泗州戏

  泗州戏起源于清乾隆(1736-1795)年间,江苏一带有邱、葛、张三位老农爱好民间音乐,在劳动休息时,常编山歌祈盼太平丰年。山歌有两种:一种称为太平调,一种称为猎户腔。后因连年灾荒,张姓在海州一带卖唱,后发展为淮海戏。由于串门卖唱,民间又称“拉魂腔”为“走股子”,因为泗州的“拉魂腔”又称“泗州戏”。清末第二代泗州戏传承人魏月华把泗州戏带入皖北地区,在那个年代魏月华被称为淮河两岸一枝花。第三代传人孙化贤,主攻彩旦,民国时期活跃在皖北地区,被广大群众称为泗州戏的万人迷。

勾魂摄魄泗州戏

  简易搭建的舞台上,百善镇民间职业泗州戏剧团正在一如既往地认真排练话剧。由于天气炎热,演员们只是身着常服,慢慢地吊了几嗓子后,和着琵琶、笛子、二胡等乐器的伴奏,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
  淮北大鼓流传于苏鲁豫皖接壤地区,明末清初已具雏形。始以手鼓伴奏,以半说半唱的顺口溜形式演唱。清代中期艺人们改手鼓为简单支架固定鼓位固定场地演唱。
  淮北大鼓的器具主要有大鼓、鼓架和板。演员一手击鼓,一手打板,亦说亦唱。唱腔有慢板、快板、垛子板三种形式。演唱时多用“活口”,俗称“片子”、“赞赋”,灵活运用于描摹各种场景、场面等。演唱作品有《三国演义》、《封神榜》、《杨家将》、《岳飞传》等传统和现代书目。淮北大鼓以唱为主,说为辅,唱腔高亢婉转,地方特色浓郁,多采用地方小调或吸收其他地方戏曲剧种曲调,语言诙谐幽默,深受淮北地区广大群众的喜爱。
  坠子戏始称“化妆坠子”,起源于中国曲艺、戏曲之乡萧县。以曲艺坠子的曲调为基础,吸收京剧,豫剧的一些表演方法,于1950年形成。有单唱、对口唱、多人分唱;唱腔流畅婉转,词句通俗易懂,为群众喜闻乐见,流传很广。

琴书说唱韵悠扬

  唱曲流泻出的是地道的濉溪方言,尽管听着有些许困难,但仍能从音律的抑扬顿挫中体味到丝丝韵味。在濉溪县百善镇叶刘湖村,73岁的徐德亮老人,手上拉着手工木制的坠胡、脚下踩着脚踏板,用高亢嘹亮的曲调,诉说着对淮北琴书的追忆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