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淮北花鼓戏是安徽省极具民间特殊演唱风格的汉族稀有戏曲剧种之一。据传溯源于明初。又有记载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淮北花鼓戏是在安徽淮北地区汉族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剧种,它因发源于淮北地区,表演时男角上场背花鼓,乐队伴奏时也以“花鼓”为主乐,因此叫淮北花鼓戏。流行于安徽北部和皖豫苏鲁交界地区,大致可以分三路:北路(徐州、曹州、砀山、萧县、开封、邳县),中路(宿县、灵璧、泗洪、涡阳、蒙城、阜阳)和南路(蚌埠、淮南、寿县)。2007年,经省政府批准,淮北花鼓戏和淮北大鼓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时,淮北花鼓戏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淮北花鼓戏据传溯源于明初。又有记载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

淮北花鼓戏的原始形式是当地汉族民间的小型歌舞。劳动人民在农闲季节里籍以自娱,有时在进行这些民间小唱时,伴以舞姿。这些舞姿都是根据民歌的内容,模仿生产生活上的动作编成。后来,在舞蹈上又吸收一些民间杂技,如“四门八叉”、“顶人”等,使舞蹈加强了动作性,更加吸引人。同时编唱了一些有故事情节的小段子,如西厢段三国段等,并渐渐由唱短段到唱长段,从一人单唱到两人表演(一丑一旦都由男子扮演)。后来,又经过花古戏人的长期实践,在内容上改变了唱本故事,开始演唱连台本戏,演员也随之增多,唱腔及表演艺术逐步提高,到解放后,达到了丰富多彩,日益完美的地步。

 
淮北花鼓戏的表演艺术是有独特风格的,无论是身段、动作、眼神等,都有自己特有的一套,它能生动形象地表现淮北劳动人民的豪放、热情强悍的性格特点,显得粗犷、奔放而又朴实、诙谐。
 

淮北花鼓戏唱腔大体上分两大类,一类是用于“八句子”和单出戏的专用调,如“货郎段”“西厢段”“黑驴段”等,旋律抒情优美,上下句对称整齐,组织比较严谨;另一类是用于正本戏的板调,如“平板”、“寒板”等。叙述性强,变化 灵活,富于表现力。

淮北花鼓戏的唱腔哀婉缠绵,低徊流转。尤其“寒调”,唱来如泣如诉,如哀如叹,别具一格,极富个性。民间向有“花鼓戏难学、难唱、又难听,听过三天,迷上就不轻”之说。乐多哀音,行腔幽婉低徊。可谓原汁原味民间俚俗戏曲音乐的活化石。

现状:
淮北花鼓戏因其艺术特色而曾有辉煌的历史,曾被美国艺术家赞誉为"中国的民间芭蕾"。但当下的时代境遇却是岌岌可危,有曲终人散之忧。虽然淮北花鼓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理论研究的滞后却制约了淮北花鼓戏保护政策和实践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下,淮北花鼓戏必须重视对其"精神内核",即所蕴含的民族特点、文化价值与精神理念的关注。保护"人"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因素,因此必须将"以人为本"的原则贯穿始终。
 
传承情况:

改革开放以后,淮北花鼓戏渐趋式微。现仅存的周钦全这一花鼓班,于2005年5月解散后,至今再没有组织过演出。淮北花鼓戏这一古老、稀有而又极受淮北地区民众喜爱的地方戏曲剧种,行将面临彻底灭绝的境地。抢救、保护这一不可再生珍稀文化资源的任务已迫在眉睫,十万火急,刻不容缓!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意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淮北花鼓戏是濒临失传的民族戏曲艺术,有着广大的受众面,深受广大群众热爱,淮北市多样措施加以发掘、抢救,保护健在老艺人,保护珍贵的文化资源,发挥他们传帮带的作用,培养花鼓戏新人,传承和发扬淮北花鼓戏艺术,建立完整、系统的淮北花鼓戏艺术资料,成立专门机构,保证资金投入,让淮北花鼓戏这一艺术奇葩更加艳丽,使优秀的民族艺术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周钦全:“淮北花鼓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周钦全,1925年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为了生计,11岁便开始跟张茂宣老艺人学唱花鼓戏,练就了一身唱、念、坐、打的深厚功底。1943年,周钦全又跟随博严夫继续学唱淮北花鼓戏,并随团赴各地演出,他擅长生、净行当,长枪短打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全面掌握了淮北花鼓戏的各种唱腔、板式和表演技巧,能在多部戏中扮演不同的重要角色,塑造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周钦全开始在同辈中逐渐崭露头角,21岁就成为花鼓戏剧团的年轻掌班。[详细]
 
张淑华:淮北花鼓戏越唱越带劲儿
51岁的张淑华是现在淮北花鼓戏剧团团长兼法人代表。她说自己做梦都没想到,剧团散了还能再重新组建起来。张淑华15岁就开始跟着剧团学花鼓戏,她在剧团长大、结婚、生子。说起淮北花鼓戏,不少老人都十分熟悉,唱腔哀婉缠绵,低徊流转,这个戏种在淮北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淮北花鼓戏最有意思的就是“花鼓大走场”:10大走、36中走、72小走、108扑加上92哆嗦。1990年,老团长周钦全带着剧团应邀赴安徽怀远参加电视艺术片《虹》拍摄时,演员的“绑垫子”曾被美国艺术家们赞誉为“中国的民间芭蕾”。[详细]
 
—————————————— 淮北花鼓戏剧照掠影 ——————————————
 
花鼓戏魂老艺人
演唱现场人如潮
上场之前先裹脚
 
     
  经典小品大走场   专用伴奏双梆子  
 
—————————————— 淮北花鼓戏经典视频选录 ——————————————
 
 
《打蛮船》   《王林休妻》
 
 
《郑小娇2》   《借闺女下》
 
淮北花鼓戏:
复活的传统民间艺术
活跃在淮北的民间艺术——
国家“非遗”淮北花鼓戏
淮北市走近"非遗"品味民间文化:
粉墨春秋花鼓戏
淮北:
传统戏剧下乡喜受群众欢迎
 
淮北花鼓戏春节迎来演出黄金季
观众过足戏瘾
活跃在淮北的民间艺术
——淮北花鼓戏
淮北花鼓戏
录制音像永久留存
淮北市淮北花鼓戏
在淮北大地上唱响
 
安徽省淮北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